微信掃一掃
新年以來,特拉斯、極氪、理想紛紛降價,輿論嘩然,內卷已經成為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最熟悉的模式。
尤其是理想汽車,銷量喜人的同時依舊大幅“降價”,理想的這波操作,讓人不禁懷疑是否受到新能源汽車的一個選手——問界的影響。
繼M7拿到12萬訂單后,問界M9接近4萬的大定訂單,不僅在中國豪華車、高端車里面,我覺得在世界里面也是一個奇跡,短短這么短的時間內,甚至很多城市里面試駕車都沒有到的情況下就下了大定,華為又投下另一條鯰魚問界M9。
顯而易見,2024年,華為給汽車行業帶來的變量顯然會更大。未來問界如何走,華為終端BG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給出了答案。
首先,要重構汽車架構,“如果你要做一個偉大的公司,你必須要重構汽車的架構”,他認為“華為從ICT領域、消費電子領域、智能領域進入汽車領域,我們發現有很多很多的機會。”汪嚴旻認為人工智能是華為最有可能帶給汽車行業的顛覆性技術。背后的邏輯就是要智能化,如果不涉足底盤機械的話,很難智能化,所以邊界未來都會打破。
此外,汪嚴旻還提到底盤的重要性,雖然底盤不是ICT企業造車的天然強項。但是華為有專門團隊研發底盤技術。汪嚴旻表示,如果要實現真正的、未來的自動駕駛,真正要實現對車的全域控制,必須要在底盤上投入很多人力研究它,把多輪桎梏打通,實現統一控制,這是從傳統汽車走向未來智能汽車的必由之路。
這點最好的表現就是近期華為對問界M9和智界S7的底盤投入的研究。問界M9搭載了11月28日隨智界S7首發的途靈智能底盤,結合華為ADS 2.0智駕系統,擁有全場景智慧道路預瞄系統,配合自適應主動懸架,可平穩應對不同路況。ADS路面信息感知掃描每秒進行20次,支持懸架100次/秒懸架調節頻率,提前預瞄道路信息后,實時調節懸架阻尼狀態,走爛路也能如履平地。
除了汽車架構和底盤,面對格局多變的汽車市場,汪嚴旻還再次重申了華為的原則,不做垂直整合。
垂直整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供應鏈短缺,做得好的話還有可能降低成本,近年來在汽車業備受推崇。華為在正式進入汽車業之前就有多年的零部件供應商身份,是有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垂直整合。
但汪嚴旻明確回答,華為不做垂直整合,“不管是跟賽力斯也好、跟奇瑞也好,華為主要投入到對產品的把握、智能化技術、產品定義,以及在品牌、零售渠道的優勢。我們通過這個跟傳統的車廠進行互補。中國的產能比較大,我們不會重新再去做這樣的事情。我們做我們擅長的事情,優勢互補,做到多贏,華為跟主機廠、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在新的生態模式上,都會找到各自最擅長的點去做。”
供應鏈整合有利有弊,在手機時代,公司就不做屏幕、攝像頭、電池等硬件,而是發揮自己最核心的優勢。如果沒有優勢,垂直整合成本并不比專業供應商低,某些時候弊大于利,垂直整合并不代表高利潤。
總而言之,無論是問界M9還是智界S7,其背后,則是華為作為科技巨頭對未來如何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思考,重構汽車架構,做自己擅長的事,堅持不做汽車垂直整合——新能源汽車未來格局中,華為定有一席之地
Copyright @ 2021【車生活】andapei.com All Right Reserved
【汽車論壇】汽車之家_看車買車用車-就上汽車之家論壇
網站里的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涉及版權問題可以隨時聯系刪除!【汽車之家】網站地圖
汽車之家論壇內容合作,友鏈合作,入駐合作QQ:328291466 微信:usd管理 (18926119316)